八月的一個下午,我撥通了在外地審核的彭顯莉老師的電話。電話那端響起一個溫和而有力量的聲音,這次通話也為我更清楚地了解認證審核工作打開了一扇窗戶。
1983年,彭顯莉走出校園參加工作,從首次接觸機械制造領域到成為方圓公司專業的三體系審核員,彭顯莉走過了35年,35年的工作經歷,從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到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她見證了方圓整個認證審核事業發展的變遷。多年工作經驗的積累,也讓彭顯莉儼然成為三體系審核領域當之無愧的專家。
從《年度審核計劃》這有限的資料里,我們看到這樣一組數據:365天,彭顯莉審核天數300天,平均每月出差25天,每年審核企業近80家,在同齡人都在悠閑地享受退休生活的時候,彭顯莉還能夠沉下心來,認準一件事做到極致。

(右排一為彭顯莉老師)
禁不住問她,為什么能夠在一個行業深耕幾十年,相比現在年輕人兩年一跳槽的現狀,她的履歷表干凈的讓人忍不住贊嘆。
或許,從同事們的話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不顧辛苦的堅持,是因為她實在是,很喜歡她做的這件事,她太熱愛了。
35年,她扎根機械制造領域,只為踐行心中實踐出真知的信念,做事勤勉不息,做人淡泊名利,彭顯莉讓我們知道了:在這個到處都是名利場的時代,真的有人只追求內心的歲月靜好。
除了項目審核,彭顯莉還肩負著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培育新人。
在方圓,同事們親切地稱她為“彭老師”,她是方圓認證事業部所有新人的老師,無論是工作方法、工作技巧,以及問題解決方案,彭顯莉總是熱心的用她豐富的審核經驗為大家答疑解惑,對新同事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培育年輕人成長。
“彭老師高度自律,工作投入,責任感強,這些品質深深影響著我。”2018年加入方圓認證事業部、今年獲得“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的孫芳芳對我說。
“彭顯莉工作兢兢業業,專業負責,勇于擔當。”這是她的直屬領導認證事業部負責人張總對她的評價。
對于這些贊譽,彭顯莉保持一貫的謙虛。“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職責所在。”她說。“其實,無論是員工進步,還是企業發展,都得益于行業的正規化運行。”彭顯莉說。

工作雖忙碌,對偶有閑暇的彭顯莉來說,與家人相伴的每一天都格外珍惜。
彭顯莉的朋友圈更新最多的狀態是他與家人一起外出旅游的照片,彭老師說她喜歡旅游,年輕的時候,沒機會,現在孩子長大了也都早已成家立業,可以輕松地去看看外邊的世界了。
閑時養養魚,培育培育花草,這是彭顯莉及其先生的共同愛好,放下了為工作操勞的心,這是屬于他們的悠閑時光。節日里如果兒女們一起在家里吃頓家常飯,是彭顯莉老師最喜歡的溫馨時光。
身邊很多朋友羨慕她的生活,總說她很幸運。
但是我們都知道這世上通往成功的道路,從來就沒有捷徑。
你以為的一蹴而就,其實只不過是日復一日的堅持造就的厚積薄發。
因為任何長久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真正的“幸運”,不過是努力的代名詞。
正如《解憂雜貨店》里所說:
“你現在的人生,都是你自己的選擇和努力換來的際遇。”
人生漫長,不必慌張。
與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