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進“一帶一路”認證認可國際合作互認發布時間:2017-05-17 08:43:51 發布人:信息員
中新社北京5月12日電 (記者 劉長忠)截至目前中國已與全球30余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14份合作協議,與俄羅斯、蒙古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沙特、以色列、捷克等11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了認證認可合作機制,與哈薩克斯坦、印度、印尼、波蘭、捷克等20個國家建立了合作渠道。
這是記者12日從中國國家認監委獲得的信息。
國家認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2015年6月9日,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發布《共同推動認證認可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愿景與行動》。兩年來,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積極推進“一帶一路”認證認可國際合作互認。在與全球30余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14份合作協議同時,還與上海合作組織、東盟、海灣合作組織等建立了認證認可多邊合作機制。2017年5月3日,中國與丹麥關于認證認可領域和有機產品的合作諒解備忘錄在北京簽署,這是認證認可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的又一成果。
認證認可是國際通行的質量管理手段和貿易便利化工具,是“一帶一路”建設中重要的國際合作領域。通過發揮認證認可的獨特作用,開展國際互認,可以提升各國在經貿領域的互信水平,減少國際貿易壁壘,促進各國質量提升和經濟貿易可持續發展。
據介紹,中國推進“一帶一路”認證認可國際合作互認,在促進貿易便利化、助推“中國制造”走出去、深化合作交流、提升“中國制造”品質樹立“中國品牌”形象、對接沿線國家需求服務經貿便利往來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據了解,目前,認證認可的國際互認體系已覆蓋全球經濟總量的95%以上,對全球貿易健康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國家中,有30多個國家加入了國際認可論壇(IAF)和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的認可多邊互認框架。
轉載于中國新聞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