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準職能定位 當好“六者”角色
按照張茅局長在全國市場監管工作座談會報告中的形象說法,市場監管部門要當好“六者”角色:
優化營商環境,當好“放管服”改革的先行者;
強化競爭政策,當好市場公平競爭的維護者;
防范市場風險,當好安全底線的守護者;
樹立消費者至上的理念,當好消費者權益的保護者;
實施市場綜合執法,當好高效監管的實踐者;
實施質量強國戰略,當好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
為什么要組建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其職責是什么?
全國市場監管工作座談會依據中央有關文件精神明確,市場監管總局是國務院新設立的負責市場綜合監管和綜合執法的直屬機構。這樣的機構屬性,就要求市場監管部門必須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準確把握職責定位,樹立大局觀念,增強改革意識,強化底線思維,著力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綜合監管”“綜合執法”的界定體現了市場監管部門職能范圍涉及領域較多,這也意味著部門職責繁重,必須一身數任,扮演多種角色。按照張茅局長在報告中的形象說法,市場監管部門要當好“六者”角色:優化營商環境,當好“放管服”改革的先行者;強化競爭政策,當好市場公平競爭的維護者;防范市場風險,當好安全底線的守護者;樹立消費者至上的理念,當好消費者權益的保護者;實施市場綜合執法,當好高效監管的實踐者;實施質量強國戰略,當好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
這么多角色要都當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種情況下,樹立大局觀念就顯得極其重要了?,F在市場監管的大局是什么?就是通過改革市場監管體制,加強市場綜合監管,推進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對我國市場監管格局進行重塑,對我國市場體系進行構建。這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頂層設計之一。只有從更高的戰略角度出發,樹立起大局觀念,職責定位才能更清晰,角色扮演才能有更強的融入感。
每一個角色都有新定位,每一個角色都有新使命。要達成這個“新”字,就必須增強改革意識。人們看到,在過去的管理模式下,由于責任不清,角色感不強,市場監管存在交叉重復、煩苛低效的情況,既浪費行政資源,增加制度性成本,又加重企業負擔,降低經濟運行效率。頂層設計源于基層改革實踐。近年來,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在各地進行了大量實踐探索,為整體改革提供了有益經驗。通過改革,構建優化、協同、高效的市場監管體制和運行機制,優化資源配置,形成監管合力,提高監管效能,是推進市場監管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只有勇于改革創新,打破舊定式,突破舊模式,才能讓每一個角色都能展現出新的形象,煥發出新的活力。
市場監管的職能屬性決定了每個角色的責任必然都連安全,而安全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因此必須強化底線思維,筑牢市場安全防線。市場監管工作千頭萬緒,涉及諸多領域,食品藥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等都關系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每一項工作都不能出半點問題,一旦出了問題,就會給黨和人民的事業造成重大損失。每個角色都要出彩,但前提是不能出錯。所謂“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人在陣地在”,這就是底線。底線破了,干再多的事情也要歸零,甚至是負數。因此,不管日常監管還是推進改革,都要在守住底線的前提下進行,都要想清楚底線在哪里、風險有多大,堅持防患于未然。要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四個最嚴”的要求,把守住底線作為市場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