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OTT行業的主要營收方式還是來自廣告。一位家電行業的分析師表示,隨著大屏互聯、互通、互動能力的提升,OTT大屏不僅能夠覆蓋大批互聯網行為活躍的年輕人群,還能夠吸收互聯網行為不活躍的傳統電視觀眾,客廳注意力經濟的價值越來越大。
王志國告訴記者,看OTT行業的發展,不能忽視它未來規?;哪芰?。“假如酷開網絡手上有1億的電視終端,那它將是一個非常具有價值的OTT平臺。”
據統計,2017年OTT廣告收入為26億元,同比增長147%,其增速已經超越傳統互聯網廣告投放,而廣告曝光最高的前四位分別是快速消費品、金融服務、電商和汽車行業。
《2018年度OTT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則提出,OTT廣告目標受眾多為高消費人群,且人均廣告價值被低估。數據顯示,智能電視用戶家庭收入結構上與Pad視頻用戶類似,二者家庭月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占比都超過40%;而PC端和手機端所占比例分別為30.3%和29.1%;傳統電視用戶這一數據在27.1%。
不僅如此,智能電視用戶對于房產和轎車的消費實力和潛在需求都顯著高于傳統電視;對于休閑娛樂、護膚化妝、奢侈品信息更關注、更敏感。
OTT行業正進入發展黃金期,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在王志國看來,整個行業現階段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是電視市場下滑,且低端產品充斥整個市場,低價競爭激烈。
在王志國看來,電商下沉是把電商的價格帶到了線下,從而沖擊了整個線下的網絡和體系,而消費升級在這種模式下不可能建立起來。
“從去年到今年,整個彩電市場的市場均價下降了500-600元,若這樣持續下降下去,未來整個市場將全是代工廠的市場。大家不用創新,也沒必要養研發團隊,就是一塊屏加上一塊主板能用就行。那時這個市場真的會被逐步淘汰掉。”
此前,業內有很多分析專家也在呼吁,低價競爭會讓整個行業陷入惡性循環。但是情況并沒有發生太多轉變。
“目前這個市場,靠喊話想改變行業已經不可能,解決問題只能用‘拳頭’了。”王志國表示,“接下來,我們要拉升整個電視行業的價格,把高端品牌做上去。”
他表示,“人家一直說行業內需要有一個頂梁柱,為什么需要頂梁柱?(因為)一個行業的市場只有空間垂直高度足夠高,里面才能夠有多元化發展,如果都聚焦在低端競爭,那這個行業必死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