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廠商布局物聯網 搶占下一個中控風口發布時間:2018-09-14 15:53:09 發布人:本站
協議尚待擴圍
雖然物聯網領域的布局短期還遠不能為手機廠商帶來多大盈利助推,但在未來仍不失為可期的方向。
賽迪顧問高級分析師鄒德寶就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智能手機作為IoT的主要入口之一,連接紐帶的地位尤為顯著,將成為智能控制的主要媒介。”
在他看來,手機布局物聯網領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解決智能手機續航能力和多APP功能問題;第二階段是要統一協議標準、安全標準,建立開放式合作模式;到了第三階段,將是優化智能手機功能服務,構建物聯網連接紐帶系統。據此分析,當前行業已處于發展的第二階段。
“待5G技術正式應用和NB-IoT全面布局完成,將會更利于手機廠商介入物聯網領域的進程。”鄒德寶向記者表示,預計到2022年,NB-IoT將全面商用,物聯網多數設備將會聯網,將是智能手機的布局收獲期。“智能手機進入物聯網領域在未來10年內將會給手機廠商帶來相對可期的盈利。”
眼下要處理的,本質上仍是普適性的協議和標準難題。
劉耕睿就指出,物聯網需要廣闊的生態體系,參與者不會只有手機廠商,而是需要龐大的第三方加入,這必須要有相對成熟的平臺與環境來讓第三方廠商接入。“因此完善的軟件平臺、符合物聯網且相容手機控制的作業系統、提供永續且具成長性的開發環境會是現在手機廠商面臨的問題。”
在鄒德寶看來,核心難點是手機廠商不同的協議標準、安全標準;同時,智能手機電池續航能力、5G應用和物聯網設備的聯網也是不可忽視的客觀要素。
這也令前述聯盟的推進程度成為關注的焦點。面對來自媒體的詢問,周圍解釋道,“我們可以預見,在心態足夠開放的時候,其實這些IoT設備的廠商和新聯盟下面定義的指令,應該極高可能性是兼容的。因為大家都是開放的心態,目前來看運作和推進不存在資源障礙。”這也成為手機廠商未來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我們認為AI跟IoT其實是手機不可割裂的兩個東西,必須要共同發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