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力說話 華為誓師在芯片領域挑戰高通發布時間:2018-10-17 17:04:37 發布人:本站
造芯需“走心”
華為“造芯”有著天然的技術與人才優勢,而在華為之外,包括小米、中興,甚至家電產業中的格力、長虹、TCL、康佳等也發布了“造芯”規劃。“造芯”運動風起云涌時,也要謹防“造芯”變“傷心”。
從手機產業起身的小米與華為一樣,同樣存在著與半導體產業的天然聯系,但隨著小米第一代處理器芯片澎湃S1的發布,業內認為其推出澎湃S2的意義便不大了,因為S1本身在制造工藝和性能上便比較落后,使得搭載該處理器的小米產品在市場的銷量并不好。目前,小米手機新品基本回歸高通和聯發科的處理器。有網友爆料說,“真米粉的話就莫再問什么松果、澎湃。小米雖沒有承認,但在做芯片這件事上絕對是被帶溝里去了。小米壓根不適合自主研發芯片,也沒有基因和能力。”
而對于家電企業跨界“造芯”,業界不贊成的聲音居多。據悉,芯片投資布局大體可分為兩類,一是芯片設計,一是晶圓芯片制造。前者以高通、英偉達等為代表,后者如臺積電、中芯國際等。而無論是哪一類,其投資布局都不是小數目。TCL董事長李東升直言,500億元可以做簡單的芯片設計,但做晶圓是遠遠不夠的。
而芯片設計中,與家電聯系較緊密的一是微控制單元,一是連接類芯片。其中,微控制單元主要作為家電控制器芯片,邏輯較簡單,已經獲得廣泛應用。而連接類芯片,主要用于布局家居互聯。相比這兩種芯片,AI芯片就要復雜得多,一位芯片業資深分析師指出,海爾、海信、長虹都有幾百人的團隊,5年一個周期,但往往沒有什么成績。隨著智能家居、智能家電趨勢的發展,家電企業更好的選擇是與專業AI公司達成合作,成為“硬件+”類公司。
另一類企業便如TCL。近日,TCL集團在公告中稱,與半導體器材制造商ASM International NV(ASM國際)旗下ASM Pacific Technology Limited(ASM太平洋)進行了初步接觸,不過,雙方未簽署任何書面協議或約定。業界認為,TCL集團有意收購ASM太平洋25%的股權。目前,ASM國際是世界知名晶圓工藝處理設備提供商,而ASM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和發光二極管行業集成和封裝設備供應商。若交易達成,此次收購或超10億美元。不過,有之前收購湯姆遜和阿爾卡特的前車之鑒,TCL在面對ASM太平洋時更多了一份謹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