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廠商齊推折疊屏手機 炒作噱頭還是產業趨勢?發布時間:2018-11-21 08:52:33 發布人:本站
“傾宇宙之力,造當下之妙有”。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屢屢出現創新超預期的新物種。便攜的可折疊手機,可能會是智能手機的下一個形態。
手機大廠三星和華為都明確將在明年量產可折疊智能手機產品。終端牽引下,國內供應鏈企業也做了準備。11月14,深圳高交會上,京東方A(000725)、維信諾(002387)以及柔宇科技都展示了搭載了柔性可折疊OLED屏幕的智能手機樣機,吸引了參展人士圍觀。
京東方A高級副總裁張宇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表示:“京東方成都產線已經為折疊屏手機量產做好了準備,當前國內主流手機廠商就該技術都與京東方A做了接觸,但是是否合作推出產品以終端企業信息為準。”維信諾也表示已經與終端客戶做了接觸,但產品進度保密。率先向消費市場發布了首款可折疊手機的柔宇科技也帶著產品亮相高交會,柔宇方面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稱:“柔派預售具體數據暫不公開,總體火爆。”
在終端企業和供應鏈的推動下,折疊式屏幕已經明確成為未來一年內相當火熱的市場關注點,不過折疊手機未來的市場需求、生產良率、以及售價等隱憂還有待觀察。
屏幕廠商準備好了
“折疊屏作為柔性屏的一種也并非新物種,好比同樣是面粉,不同的加工方法可以做成饅頭、面包或者法棍,柔性OLED材料可以通過不同的生產工藝做成平面剛性柔性屏、曲面彎折屏或者可折疊屏幕,概括起來都可以稱為柔性OLED屏幕。”京東方A高級副總裁張宇對本報記者表示。
記者在高交會看到,屏幕廠商圍繞柔性OLED屏幕開始嘗試多種產品形態,包括搭載柔性可彎折屏幕的可視化智能音箱、車用觸控平臺,可折疊平板,以及尚不知用途的超薄雙面顯示屏等。每年銷售15億部的智能手機市場可能是柔性屏最切實際的商用市場。
受面板價格較大幅下降,面板大廠普遍面臨業績壓力。如龍頭企業京東方A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約7個百分點。但新興的柔性OLED領域正迎來技術轉換機遇,京東方A花費6年時間自主研究OLED技術,已繞開三星實現自主掌握技術,公司在成都、綿陽、重慶投產三條6代柔性OLED產線,滿產后將為京東方帶來總計14.4萬片基板的月產能,目前已經實現量產的成都第六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成都B7產線月產能接近1.6萬片基板,每片基板約切割200片6寸顯示屏。
在手機產品領域,京東方柔性屏已經實現量產,并作為主力供應商為華為旗艦產品Mate20 Pro產品供貨。京東方CEO陳炎順日前表示,2019年柔性OLED顯示屏產品將是京東方的發力重點,目標是為全球中高端手機市場提供超過5000萬的柔性OLED產品。
張宇表示,京東方成都產線柔性OLED屏幕綜合良率在70%以上,爭取年底實現綜合良率超過80%。
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近期在發布會上表示,華為已經在研發第一款5G手機,將采用折疊屏設計,并將于明年推出。京東方A有望繼續與華為合作,廣發證券(香港)此前發布的大中華智能手機產業鏈報告顯示,華為可折疊屏新機將配有8.0英寸京東方顯示屏。
在京東方的展廳里,張宇用產品樣機做反復折疊展示并向證券時報記者介紹,折疊屏幕經過20萬次彎折測試不變形,20萬次折疊大致等同于產品使用兩年,基本上滿足了智能手機使用壽命。京東方可為手機廠商提供兩種屏幕方案,包括:一種是提供整體的柔性屏鍍膜;另一種是正面覆蓋玻璃蓋板、彎折處仍采用柔性材料的方案等。
他還透露,在未來折疊手機的產品形態上也有多種可能性,京東方也準備了兩種方案,一種是例如6英寸手機縱向折疊成二分之一大小;另一種或對雙倍尺寸屏幕做橫向折疊等。此外,京東方同時在做未來,或許可能實現筆電、平板、手機三合一產品的可折疊柔性屏解決方案。
A股另外一個屏幕大廠維信諾在高交會站臺上也展示了搭載柔性OLED屏幕的智能手機樣機以及搭載了彎折OLED屏幕的音響產品等。維信諾是錘子、努比亞等智能手機主力OLED屏幕供應商,在今年9月份,維信諾就對外展示了柔性可折疊AMOLED的一系列產品。10月份,維信諾副總裁黃秀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維信諾已經完成了折疊屏的開發計劃,預計明年開始進行供應
柔宇的“面紗”
折疊屏手機在市場風聞已久。中興通訊早在今年1月16日,發布一款號稱“可折疊”的雙屏幕智能手機中興天機Axon M,不同的是,中興通訊折疊手機是兩塊獨立顯示屏,而非準確意義上的屏幕可折疊的方案。這款手機低配版本在中國市場定價為3888元,發布不到一年時間,當前該產品在中興京東官方店售價僅1888元,產品并沒有引起消費者太大的購買欲望。
對搭載一塊完整可折疊屏幕的產品,手機大廠很早之間就拿出樣機和產品。2016年,記者在OPPO東莞工廠參觀時,OPPO工作人員就展示了這樣一款折疊屏手機,但是強調“消費者需求導向”OPPO并沒有推出相關產品。而另外一家年銷售量過億的廠商vivo也曝出過實驗室里的折疊屏產品。
誰也沒想到第一款發布可折疊手機產品的廠商是行業外的創業公司。今年10月31日,深圳柔宇科技率先行業發布了消費級的可折疊手機柔派。
該公司2012年成立,經過多輪融資估值達到50億美元,但在2014年之前,這家公司一直都是默默無聞,直到宣稱研制出全球較薄(0.01毫米),卷曲半徑1毫米的柔性顯示屏,柔宇科技在今年6月份宣布“類六代全柔性顯示屏”量產線點亮,該產線投資110億元,滿產規模超過每年5000萬片柔性顯示屏,產線量產規模讓人驚訝。
但是柔宇沒有對外公布過產品良率數據,同時因為缺少應用,沒有人知道柔宇對外發布的這種薄如蟬翼的柔性屏到底能不能商用,直到突然發布柔性屏幕智能手機殺入手機市場,在行業掀起波瀾。
根據柔宇科技發布會的信息,這款售價9000元起步的手機,搭載了柔宇研發的7.8寸可折疊柔性屏,配合鉸鏈設計,可以實現手機向內側的0度到180度自由彎曲,另一面則不支持折疊,相當于可以把一本電子書折疊一下塞進口袋。柔宇稱,這種折疊屏經受20萬次彎折,同時有大色域、強對比、廣視角和高分辨率。
在屏幕技術之外,柔宇也展示了一些新的技術亮點,比如快速充電技術,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分任務操作功能,同時采用了新一代高通驍龍8系列旗艦芯片。柔宇稱,這款產品背后有2000余項核心技術知識產權的支撐。
但是這個首款可折疊屏產品仍然蒙著面紗。比如已經開始預約了,但是仍然沒有公布具體芯片配置和電池容量。由于缺少體驗渠道,大部分感興趣的消費者沒有見過實物。
在11月14日下午的高交會的展廳上,柔派手機展示了兩部可折疊手機樣機,排隊體驗者眾多。證券時報記者現場了解,從視覺上看屏占比很高,美中不足的是產品較厚,折疊起來有兩個手機的厚度,邊框也略寬。上手體驗可以感受到屏幕是一塊超薄的顯示膜,沒有玻璃蓋板但是觸感尚可,可能是屏幕貼合的原因,反光后有種不平整的感覺。從樣機展示上,這款產品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柔宇方面在當日產品發布會上表示,該手機已經通過手機常規測試,正常使用環境下,不擔心被刮花。此外,柔派手機有標配收納袋,不使用時建議妥善收納,以免被尖銳硬物劃傷。
“甜點”還是趨勢?
新技術甫一商用往往有高毛利,行業調研機構IHS研報認為,一片6英寸的柔性AMOLED價格在86美元左右,大尺寸價格售價可能更高,或在100美元以上。張宇分析,早期搭載這種產品的手機售價可能在1萬元左右,屏幕成本在未來3到5年逐漸降低。
這也意味著,當前搭載折疊屏的產品并非市場主流。三星近期在舊金山舉行開發者大會(SDC)期間展示了準備推出的可折疊產品。三星移動業務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三星可折疊手機的具體開賣時間定在明年上半年,三星初始庫存將超過一百萬單位。事實上,對比三星2017年超過3億部的出貨量,其對可折疊手機定位可能只是滿足小部分用戶的“科技甜品”。
盡管大廠有殺入手機市場,不過市場對折疊屏產品存在諸多疑問,比如手機是不是真的需要大屏,可以用來解決什么場景?柔性屏幕的穩定性是否可靠?而且折疊屏幕在初期應用場景可能限制在智能手機產品。比如很多消費者認為電子書是折疊屏幕較好的用武之地,但是考慮屏幕成本和產品喜好,消費者可能不愿意為電子書支付智能手機一般的高價。
諾為咨詢分析師李睿認為,當前折疊屏產品還是噱頭,這種設計目前的剛性使用場景還不存在。一方面產品加工工藝難,致短期內成本較高,另一方面業界對折疊形態的產品的市場需求判斷保守。
榮耀總裁趙明接受證券時報在內媒體采訪時表示:“榮耀很早就在跟進折疊屏產品,也有相應產品做未來儲備。柔性屏未來肯定會產生另外一個分支,但是大家知道柔性屏概念不是今天才有,它還需要解決很多問題,比如厚度等方面,還需要通過工業設計來實現最佳方案。”
一加總裁劉作虎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稱:“5G網絡和折疊屏有什么關系呢?我們沒有想清楚可以給用戶帶來的價值是什么,暫時沒有折疊屏產品規劃。”
張宇的看法比較樂觀,“三星對數據的預估可能比較保守,可折疊產品在短時間里不一定是趨勢,但會是明年的產業亮點。”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