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60990555/0371-86550815
發布時間:2019-04-18 21:45:22 發布人:本站
ICL行業:后起之秀,燎原之勢
醫學檢驗市場化機制正在形成
醫學檢驗為運用現代物理化學方法、手段進行醫學診斷的一門學科,主要通過實驗室技術、醫療儀器設備為臨床診斷、治療提供依據。
醫學檢驗實驗室可分為醫院內部實驗室、獨立醫學實驗室(ICL)和診所附設實驗室,處于診斷產業鏈的中游。
產業鏈上游為IVD設備和試劑生產商,下游直面各類醫療機構及檢驗者。
獨立醫學實驗室誕生與專業化分工
2016年全國公立醫院檢查收入2565億元,同比增長15%,按每年10%的增速來推算,到2020年公立醫院檢查規模有望達到3755億元。
全國33235家醫療檢驗檢測機構中,企業制檢驗檢測機構達21012家,占機構總量的63.22%。這標志著檢驗檢測市場化機制正在形成。
公立醫院檢驗市場規模
第三方獨立實驗室滲透率迅速提升
獨立醫學實驗室(IndependentClinicalLaboratory,ICL)又稱第三方醫學實驗室,是指在衛生行政部門的許可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于醫院之外從事臨床檢驗或病理診斷和服務并能獨立承擔責任的醫療機構。
它與醫療機構建立業務合作關系,集中收集并檢測這些機構采集的標本,并將檢驗結果送回以應用于臨床。
ICL的最大特點是資源共享,具有顯著的規模效應。
2007年我國獨立醫學實驗室只有37家,之后發展平緩,2015年在“社會辦醫”的政策推動下,實驗室數量由年初的216家增加至356家(增幅65%),并在2018年9月達到1200余家。
2016年獨立醫學實驗室市場規模約為105億元,2017年達到144億,yoy37.42%,過去8年CAGR41.57%。
計算滲透率,則要慮醫院與ICL之間的分成,滲透率=ICL規模/(醫院檢驗科規模*扣率),參照檢驗市場16年-17E的2565億、2822億規模,假設50%的扣率,則滲透率為10%。
不同地區、不同ICL企業、不同項目扣率差異大。
ICL市場規模迅速擴大
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國內主要參與者如下表所示,ICL市場仍處在快速增長階段。
同時,行業集中度較高,前三家金域醫學、迪安診斷、艾迪康2018年上半年市場占有率分別為34.1%,17.6%,12%,前三家市占率高達63.7%。
醫院檢驗科與第三方企業的優劣勢比較
我們認為ICL具備如下優勢,能夠對醫院檢驗科形成一定程度的沖擊和替代:
1、充分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減少重復投資造成的浪費。
ICL面向醫院積極開展全方位優勢互補檢驗項目和服務,醫院將一些樣本量少、成本高、檢測周期較長的特殊檢驗項目外包給ICL,同時ICL可充分利用醫院樣本量大的優勢擴充檢驗量和項目。
2、ICL實行采購一體化管理,市縣鄉各級檢驗中心的試劑和耗材進行統一采購和管理,降低成本,推動檢驗結果互認。
連鎖ICL搭建的地區平臺,能夠帶動市縣鄉醫療機構或醫聯體檢驗資源相互支持、相互調配,從而帶動區域整體檢驗水平的提升,推進分級診療。
同時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檢驗診斷能力,提高地區檢驗服務水平,推動檢驗結果同質化以便互認。
由于ICL采購耗材數量大,有采購價格優惠的優勢,并且ICL的設備使用率和試劑的使用率也比醫院高。舉個例子,北京地區規模較大的綜合醫院開展的檢驗項目數平均約500項,各醫院開展檢驗項目90%以上是同質化的;ICL具有資源整合和集約發展的優勢,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經調研得出以下結論:未來三級醫院檢驗科將更加規范、成本更加透明,檢驗結果更加準確、及時、安全、可靠。標準化實驗室將大行其道。
醫院檢驗項目外送是醫院發展必然之路,但要分區域、分醫院層級在看待,ICL與醫院的合作,更多是區域性的開展業務;二級以下醫院外送項目擴增幅度更大。
北京地區醫保等政策的約束盡管影響較大,調研的兩家一級醫院目前沒有開展,但醫院反饋的意向是強烈的,必將助推ICL對醫院檢驗科項目外包。
暫時三級醫院檢驗科項目外送不多,但特殊項目、基因檢測等增量大的項目都會接受外包服務模式。
醫院外包空間分析:滲透率提升是長期過程,10年5倍,20年10倍以上空間
三級醫院外包空間分析:受限較多,放開過程預計較緩慢
三級醫院自身的檢驗業務應接不暇,且在降低藥占比的趨勢下,檢驗科收入占比逐年提升,理論上醫院外包動力是不足的;但在實際調研中我們發現,部分三級醫院的檢驗科主任和院長對檢驗科外包的意愿比預期要高——三級醫院面對的病人疾
病復雜程度高、病理檢驗技術針對性強,大型連鎖實驗室的高技術平臺能夠很好地滿足其需求。
例如,北京市三級醫院外包較多的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檢測,就是由于標本數量少、儀器設備投入大,檢測報告結果時間長等原因導致醫院普遍放棄自行檢驗。
因此決定檢驗科外包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是第三方檢驗機構的項目范圍、數量和技術平臺能否達到三級醫院的要求。
就企業本身而言,在保證檢驗結果準確的情況下,更多的降低醫院成本、提升效率,是衡量獨立實驗室能否在三級醫院推廣開的重要因素。
鑒于上文得出的結論——三級醫院部分項目有動力外送。下面來重點測算三級醫院的外包空間,即ICL企業在三級醫院的潛在市場空間:以北京一家三級綜合醫院為例(規模居中,可代表平均水平),該醫院17年檢驗科總收入為1.2億元,17年外送項目收入占檢驗科總收入的0.13%,則ICL企業從這家醫院獲取收入僅15.6萬元。
由于樣本量較少,醫院不參與分成,外包的檢驗費全部算入ICL收入。
在檢驗科總項目數中有35%~40%的項目屬于檢測過程繁瑣并檢測時間較長的項目,這部分項目收入占檢驗科總收入的30%~40%。
如果這部分項目全部送到ICL檢測,假設ICL分成30%(檢驗量上量后醫院會參與分成,70%是相對普遍情況),則17年ICL企業在這家醫院獲取收入可提升到1080萬元至1440萬元左右。
但實際上,從下圖看出,雖然檢驗外包有加速趨勢,但醫院外包收入占檢驗科收入比仍很低,理論空間大于實際空間,結合上文談到的阻力因素,三級醫院外包之路道阻且長,ICL企業應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2017年全國三級醫院數量來看一共2340家,平均醫院總收入8.3億,假設檢驗科收入占比約10%,即平均8500萬元,則醫院檢驗市場規模1990億元。
假設未來外送項目占收入比為30%,ICL企業分成30%,則第三方檢驗在全國三級醫院潛在市場空間為180億元(以2017年三級醫院檢驗科收入來測算,暫未考慮檢驗科未來自然增長)。
二級醫院外包空間分析:分級診療帶動就診人次增加明顯,外包意愿較強
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度提高,對健康檢查和高端醫療(比如腫瘤基因檢測)也有了一定的需求,在三級醫院醫療資源緊張的情況下,這部分需求會轉移到二級醫院;
二級醫院多數為縣級醫院,受限于技術平臺和儀器設施,無法完成一些技術要求較高的項目,如化學發光免疫分析、腫瘤標志物檢測、酶聯免疫檢測等。
當二級醫院由于自身條件局限無法滿足這些需求的時候,尋求與第三方檢驗機構的合作就是順理成章的。
以北京地區一家二級綜合醫院為例17年科室總收入為4500萬人民幣來測算,17年外送項目占比為0.55%,醫院不參與分成,則ICL企業從這家收入為24.75萬人民幣。
但在檢驗科總項目數中有30%~35%的項目屬于檢測過程繁瑣并檢測時間較長的項目,在此家調研的二級醫院中特檢以生化,免疫項目為主(其中2017年合計免疫項目收入額840萬元)。
如果全部外包則這部分金額可增長到1350-1575萬元,假設ICL分成30%,對應405-473萬,提升了18倍。
根據2018年2月底的數據,2018年全國范圍內二級醫院數量達到8487家,較2017年增長8.8%;隨著首診人群就醫行為的下沉,未來二級醫院診療人次的增加將帶來檢驗外包的市場空間進一步增大。
截止18年2月,全國二級醫院8487家,假設每家醫院檢驗科收入為1250萬元,則醫院檢驗市場規模約為1061億元。
假設外送項目占收入比為30%,ICL企業分成30%,則全國二級醫院潛在外包檢驗的空間為95億元。(以2017年二級醫院檢驗科收入來測算,暫未考慮檢驗科未來自然增長)。
基層醫院外包空間分析:藍海市場
目前,獨立實驗室的市場布局正在向基層下沉,我們調研了北京地區兩家社區醫院,在全國基層醫院中屬于中等規模,但他們目前均沒有檢驗外送給第三方,主要基于兩點原因:
1、這兩家醫院檢驗外送的項目全部送至醫聯體的上級醫院;
2、醫保不能報銷外包給ICL的項目。隨著國家推行分級診療,基層醫院檢驗標本量也會大幅度提升,也會加大基層醫院對部分外包檢驗科的趨勢。
基層醫院由于項目少且費用較低,ICL企業處于物流成本、設備折舊、營銷支出的
考慮,更傾向于在幾個社區醫院之間建立區域檢驗中心,以達到效應最大化。
全國基層醫療機構93萬家,考慮不同層級醫院體量差異較大,假設每家醫院檢驗科收入為2萬元,則醫院檢驗市場規模約186億元。
假設醫院將除急診外的檢驗項目(80%)送至區域檢驗中心,且醫院分成比例為50%,則全國一級醫院外包檢驗市場空間為74億。(以2017年基層醫療機構檢驗科收入來測算,暫未考慮檢驗科未來自然增長)。
根據上文總結出,全國基層+二級+三級醫院總檢驗規模2017年約為3237億元(186+1061+1990),理論外包檢驗市場為349億元(74+95+180),但實際只有144億元,短期還有兩倍以上提升空間。
長期看,假設醫院檢驗市場每年保持5-10%的增速,在2035年有望突破萬億規模,而隨著ICL滲透率的緩慢、穩定提升(每年提升約0.5pct),從目前的10%提升至2038年的22%,ICL市場規模在2028年有望突破700億規模,2038年有望突破1700億——十年約5倍空間,二十年10倍以上空間。
其他醫療機構為ICL打開新空間
對于私立??漆t院而言,醫院更注重節省成本,我們調研的北京某私立婦產科醫院檢驗外送數量高達40%以上,特別是腫瘤基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預測及分子診斷需求都有迅猛增加趨勢。
對于體檢中心來說,集約化發展尤為重要,加上第三方檢驗中心超過2000項的檢測項目,能夠擴展體檢項目,因此與ICL是很好的選擇。
此外,保證檢驗質量是體檢中心生存發展的關鍵,ICL平臺不僅提升體檢機構檢驗能力,而且能有效推動區域內檢驗結果互認。
(內容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官方公眾號
官方抖音號
營業執照公示 豫ICP備16019514號-1 技術支持:方圓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品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