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60990555/0371-86550815
發布時間:2015-09-22 09:42:58 發布人:信息員
數量龐雜,各級標準執行困難
強制性標準是監管的底線。據了解,現行強制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達1萬余項,數量龐大,制定發布主體多,各級強制性標準之間缺乏有力的組織協調,交叉重復矛盾難以避免。這些交叉重復矛盾既造成企業執行標準困難,也造成政府部門執法尺度不一。因此,必須開展強制性標準的整合精簡工作,將現行強制性國家、行業、地方標準整合形成強制性國家標準一級,做到“一個市場、一條底線、一個標準”。
根據計劃,到2016年底,將對現行強制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進行逐項清理評估,并作出相應處置:不再適用的予以廢止;不宜強制的轉化為推薦性標準;符合健康安全環保目的的強制性標準,提出繼續有效、整合、修訂的結論。同時在工業領域先行開展整合修訂試點,制定發布覆蓋面廣、通用性強的強制性國家標準。2017年開始,將逐步開展強制性標準的整合修訂工作,通過3年左右的時間,形成新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體系。
對于推薦性標準,國家標準委負責人認為,一方面政府部門應主動強化在法律法規、政策文件、政府采購等行為中引用和使用標準,加大標準實施力度,擴大標準的影響力;另一方面標準化主管部門也要積極提升標準的質量和適用性,使標準更好滿足經濟社會、產業發展的需求。
企業標準備案時間由14天縮減至20分鐘左右
對于企業標準,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實施的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管理制度,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已經不能適應發展需要。
為此,政府將推進企業標準管理由事前備案改為事中事后監管,給企業更多的自主權。今年1月,質檢總局企業產品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開始運行,截至目前,12個省市共有8831家企業開展了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試點工作,公開執行產品標準25387項,涵蓋產品45356種,累計訪問量突破百萬。制度試點以來,企業原來辦理企業標準備案平均需14天,現在只要20分鐘左右。而且由過去的工作時間辦理,轉變為全天24小時網上辦理服務。
團體標準也是標準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從國外看,團體標準發展比較成熟,美、英、德等國均有大量制定標準的專業性社會團體。從國內看,近年來國內在信息技術等一些新興產業領域和廣東、北京等地也開展了團體標準的積極探索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此次《改革方案》提出,要培育發展市場主體制定的標準體系。圍繞這一問題,國家標準委負責人表示,團體標準是為滿足市場、科技快速變化及多樣性需求,由具有法人資格、具備相應技術能力的學協會、商會、聯合會和產業技術聯盟等社會團體制定的標準。
國家標準委負責人介紹,改革的第一階段,將重點開展團體標準試點工作。去年,國家標準委會同中國科協開展了學會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試點工作;今年6月份,正式在39個單位啟動了團體標準試點工作,涵蓋了商學協會和產業技術聯盟各個方面。目前,國家標準委正根據《行動計劃》,加快制定指導意見和良好行為規范,更好地引導和規范團體標準發展。
影響與需求提升,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
近年來,我國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進入了“快車道”,在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地位和影響也有了顯著提升。
從2002年至今,由我國承擔的ISO/IEC技術機構的主席從4個增加到50個,秘書處從6個增長到73個,由我國提出并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從18項增長到189項。2008年、2011年我國先后成為ISO和IEC的常任理事國,2013年我國又實現成為ISO技術管理局的常任成員,擔任了IEC的副主席,首次成功當選ISO的主席。
當前,“一帶一路”建設及國際產能合作,讓中國標準“走出去”成為企業的迫切需求。國家標準委負責人表示,《行動計劃》在推進中國標準“走出去”方面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一是制定具體工作方案,目前已經制定發布《加快中國標準“走出去”、助推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工作方案》,正在研究制定《標準聯通“一帶一路”行動計劃》;二是完善相關工作程序,已經修訂發布了新的《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標準化活動管理辦法》,新制定印發《標準互認工作程序(試行)》,規范相關工作要求;三是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在鐵路、電力、航天等領域,推動一批我國優勢技術成為國際標準;四是不斷深化國際標準化多雙邊合作,擴大我國參與國際和區域標準化活動的影響力。此外,2016年的ISO大會將在北京舉行,籌備委員會已經成立,各項任務也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希望借此全面展示和推進我國標準的國際化水平。
官方公眾號
官方抖音號
營業執照公示 豫ICP備16019514號-1 技術支持:方圓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品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