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60990555/0371-86550815
發布時間:2015-12-14 23:24:01 發布人:信息員
自愿性產品認證作為國際通行的質量與信譽保證手段,有助于生產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便于消費者通過認證證書及標志選擇性能優越和質量可信的產品,有利于政府通過采信認證結果降低管理成本和提升服務質量,在規范市場行為、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公眾利益、以及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
在我國,產品認證是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政府對認證管理措施的認知和應用有一個循序漸進轉變的過程。同時由于市場采信和消費者認知還不普遍,自愿性產品認證的發展還比較緩慢,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和作用。一些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待破解,如:
(一)戰略定位頂層設計不清晰,管理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
(二)采信不足影響市場推廣動力,市場需求有待進一步激發。
(三)技術儲備和創新意識較弱。
(四)與國際知名認證機構存在差距。
(五)部分領域存在制度交叉錯位和行業壟斷現象。
十八大以來,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加快,隨著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現代化,隨著政府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全面推進,對政府的管理方式正在快速轉變。許多對產品的直接管理職能,將以認證等形式的間接管理方式所代替,認證工作將承擔更多的社會管理職能,這為自愿性產品認證的發展的提供了新的空間和機遇。
為此,國家認監委制定了《意見》,從宏觀政策規劃及微觀改革措施兩個層面進一步推動自愿性產品認證工作,充分發揮其在服務經濟轉型發展、滿足社會公眾需求、助推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實現產品認證的跨越式健康發展。
制定《意見》的總體思路
《意見》貫徹體現了機構推動為主,政府引導為輔以及需求導向、社會共治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強調內因是關鍵、外因是條件,同時發揮內外兩個方面的作用;把關鍵放在激發市場需求和認證機構內在活力方面,同時對影響自愿性產品認證發展的外部因素進行梳理,提出改革、改進、完善、調整的思路和辦法。
(一) 適應發展,需求導向
適應新產品、新技術發展特點,適應產業升級要求,適應社會治理需求,服務“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戰略,服務生態文明建設,識別、激發、服務各方需求,在產品認證工作中及時跟進。同時促進相關法律法規、行業指導意見對產品認證手段需求的落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二) 改革創新,激發活力
結合審批制度改革,引導機構自身能力建設,打造從業主體,打造機構品牌,引導機構集約式發展、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技術解決方案。
(三) 優化服務,重點突破
打造制度品牌,緊緊圍繞產品認證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重點推動節能、低碳、環保等領域的產品制度建立和推進。
(四)營造環境,推動采信
推動改革紅利落地,推動各方采信認證結果,為行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打造認證公信力,更好地傳遞信任,服務發展。
(五)強化監督,社會共治
強化事中事后監督,實現社會監督,多元共治,確保制度可持續健康發展。
按照上述思路,《意見》提出了自愿性產品認證的目標、原則、推進措施、改革方向等。
主要結構和內容
本《意見》在引言部分簡要敘述了推動發展的自愿性產品認證發展的意義,指出了發展自愿性產品的方向。
第一部分,提出了發展自愿性產品認證的兩個階段性目標與四個工作原則。
第二部分,明確提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發展自愿性產品認證,從五個方面提出了激發市場需求的方向,也是目前可以有效發揮自愿性產品認證功能作用的方向。
第三部分,打造機構品牌,提出了信守規則,公信為先,落實責任,提升能力的措施。這些措施不再重復技術與管理程序方面的一般要求,突出了認證機構主體責任要求,以工作質量去贏得信任。
第四部分,打造制度品牌,提出了激發活力、鼓勵創新、增強后勁的幾項措施。突出了重點努力的方向和領域,以創新去尋求發展。
第五部分,從優化自愿性產品認證發展環境方面提出了九條措施。這些措施覆蓋了與自愿性產品認證有關的管理、服務的各個方面。
第六部分,提出了多元共治的六項措施,融入了宣傳、推動、服務、監督、引導發展的要求。
國家認監委將在《意見》出臺后,進一步推進產品認證與國家各項規劃及戰略銜接,完善信息平臺建設,加大宣傳引導,凝聚發展共識,形成需求導向的溝通機制、上下聯動的協商機制、推進采信的共享機制。
官方公眾號
官方抖音號
營業執照公示 豫ICP備16019514號-1 技術支持:方圓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品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