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60990555/0371-86550815
發布時間:2017-05-15 08:47:23 發布人:信息員
彈指一揮間,二十年白駒過隙。
二十年,一個行業從無序到規范,一個部門從空白到有繁盛,一位工程師從默默無聞到成長為全球知名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的大中華區副總裁。這期間,翻譯了一本又一本的規范條例,開創了一個又一個他人不敢涉足的認證新領域,見證了一家又一家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歷程……這是一條無跡可尋的路,卻也未必不可再現。
“在科研方面也許我比不上我的師兄師弟們,但是將科研落地我在行,檢測認證介于科研和實業之間,檢測認證人既需要科研素質,還要懂創業者懂企業?!狈路鹑允亲蛭?,陳偉康博士娓娓道出了他對行業的熱愛,道出了二十年來檢測行業的變遷與發展,也道出了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曲折與決心,輕描淡寫間舉重若輕,這也許也是TüV萊茵大中華區工業服務的精神。
見證行業發展:從第一本中標準翻譯及一把刀說起
一次偶然的機會,陳偉康從一名化工機械講師轉身成為了檢測行業的工程師,那時候的他并不曾想,這一次身份的轉變改變了他的職業生涯。1998年,陳博士進入德國萊茵TüV,職位是“從見習工程師做起,半年見習期”;三個月后,陳偉康提前轉正;一年后,被送至日本接受機械安全檢測培訓,成為工業機器安全檢驗業務大中華區的開創者;2010年,陳博士擔任德國萊茵TüV集團大中華區商用與工業產品服務總監;2015年,大中華區商用與工業產品服務部門總營業額達1.6億,從接手時的虧損到利潤率達20%以上,實現了50%的增長。
中國的檢測認證行業發展歷史是比較短的,上世紀80-90年代稍現雛形,直到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才迎來發展高峰。陳偉康博士入職TüV萊茵的時間,恰逢中國檢測認證的爆發式增長期,一大批想做出口生意的老板捧著資金抱著有產品,卻苦于對歐盟條例英文標準的不熟悉,急需求助于檢測認證公司,臺式電動工具的檢測便是當年瓶頸之一。
當時,臺式電動工具尤其是木工加工工具的檢測認證是一個風險很高的領域,沒有現成的中文檢測標準。耗時半年,陳偉康博士逐字逐句地斟酌,為了保證條例的規范、準確、可操作,他反復和德國的專家進行溝通交流并最終形成中國人能理解使用的文字。這本規范引起了整個行業的轟動,被視為當時的檢測標準指南,對臺式電動工具在海外市場的暢銷意義重大。在陳博士的帶領下,TüV萊茵成功占據了臺式電動工具90%的市場份額。隨后,陳博士被送往日本開發工業機器,同期的中國工業機器技術相當落后,這一年是1999年,陳偉康博士迎來了他職業生涯的又一轉折點。
陳偉康博士后來回憶說,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對中國工業機器不抱希望,甚至有人戲謔他“你的學習對中國工業機器發展有意義”嗎?但他偏偏不信邪,暗自決心用5年的時間做出成績,擦亮品牌。這其中還有一個頗為“驚心動魄”的故事。
上海某一家生產切紙機的出口企業。切紙機,素有“中華利刃”的稱號,整個刀具又厚又長,被視為在全球危險性最大的機器之一。這可是一款沒有公司敢接的產品,牽扯電氣、液壓、氣動、光柵等系統,危險性極高。按照工廠自己的說法,未被認證前“每年切下來的手指和胳膊數量是驚人的”。陳偉康博士原想“報個天價把客戶嚇回去”,結果第二天客戶直接拿著簽好的合同上門了。陳偉康博士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從產品設計到保護設施幾乎全部推翻,一點一滴從頭再來,直至機器完全符合歐盟的標準。之后,中國的切紙機在全球的占有率一度達40%之多。從此,TüV萊茵在工業機器領域算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了,雖然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不得不降低價格,但在技術上依然傲視群雄。
時勢成就了英雄,爾后英雄造就時勢。一腔熱血、一份執著,陳偉康博士帶領著團隊在那些“不可能”的市場空白處填上了“TüV萊茵”的名字,工業服務的“成名作”接踵而來,在TüV萊茵的史冊上寫留了赫赫戰績。而這個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無序到井然的過程,儼然中國檢測認證發展史的縮影。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布的數據,截至2015年年末,全國共有產品檢測實驗室31,768家,產品質量、體系認證機構221家,我國檢測認證機構數量眾多,行業整體競爭有序,早已不復當年的“亂勢”。
感動于領袖精神:120%的決心做到“極致”
二十年的時間并不短,正是中國人民“下海致富”的黃金歲月,TüV萊茵見證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國企業的成長,有的已經成功走向世界賺取第N桶金,還有更多的倒在了“沙灘上”,而這其中主事者的精神發揮著巨大作用。陳偉康博士是如此評價檢測認證二十年的,“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只要你敢想敢做敢拼,只要你有遠見有闖勁,就能成功”。
有一家做電焊機的知名企業?!爱斈?,由于安全設計理念匱乏,中國是沒有一臺電焊機可以出口,中國的電焊機被所有的認證公司列為拒絕戶,而整個TUV萊茵集團也只有一個在意大利萊茵的工程師有過有限的經驗,對于TUV萊茵,甚至對于整個中國電焊機行業來說,都是無跡可尋的”,只能由陳偉康博士一個人去“啃”標準和鉆研技術,之所以接這個業務確實是被這家企業所感動。企業老板告訴陳偉康博士,“我和我的企業都很窮,都是貸款做起來的,無論多少錢,為了能成為國內第一家焊機出口企業,砸鍋賣鐵我都原意”。兌現了他“砸鍋賣鐵”后,陳偉康博士和企業的工程師一起以“以做到120%極致”的決心重塑產品線,一年半后發出了國內第一張GS證書,幫助企業外銷了第一批產品,打破了電焊機被歐洲企業壟斷的局面。而這第一筆生意為企業贏得了幾千萬的利潤,造就了今天的這一企業已經成為世界第二的電焊機品牌,名揚海外。
確實陳偉康博士的職業生涯中,時常被這些中國企業家“異于常人的精神”深深打動,“不是每個人都能把企業帶到如此輝煌的地步,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支持他們,不盡全力去幫助他們實現夢想”,陪著這些中國企業成長,見證中國制造走向世界,是檢測認證人對行業最誠摯的支持與熱愛。
談及中國質量:趕超歐洲,細節處可見真章
陳偉康博士認為,中國的消費品甚至某些工業設備早已超越歐洲。中國人勤奮肯吃苦,特別有上進心,想盡各種方法讓自己的產品趕超對手。目前與發達國家其實差在習慣上,中國人往往“做差不多就OK啦”,但德國人、日本人的習慣是要做到極致。事實上,中國人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創意、體制等方面都在趕超德國,也遠比德國人民更勤奮,更有魄力。
好比之前提及的那個電焊機生產企業,多年前也曾經“不自量力地”上門尋求意大利同行的合作,結果可想而知。如今,二十年過去了,這家意大利同行居然親自上門要求采購他們的零部件回去貼牌,可見今天中國的產品不僅技術過硬更是“價廉物美”。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只是角色和地位早已互換??梢?,對于“中國質量”,我們大可不必妄自菲薄。
當然,凡事總有一個過程,未來我們也將面臨更多的挑戰,“質量”也許只是其中之一。在陳偉康博士看來,他從入行的第一天起,就不曾停歇地直面“挑戰”:風險大的檢測領域、沒有公司敢挑戰的認證領域、沒有成功時間表的新興領域……從虧損到盈利、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在高壓零部件、電動汽車、機器人、廢舊電子電氣設備指令和碳足跡服務等新領域都是先驅者。他享受每天都和“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的過程,享受每天都有挑戰,“我喜歡每天都接受挑戰,我們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檢測人的價值在于能給企業全方位的指導,深入產品研發的前端,參與企業未來藍圖的制定,甚至于決定未來的產品的走向”。
同理,中國制造何時能成為中國“質”造?陳偉康博士說,事在人為。
寄語行業未來:彎道超車需要好的賽車手
也許是年輕時曾經歷過文化差異帶來的諸多職場矛盾,也許是從來都走在“知識驅動市場”的道路上,陳偉康博士一直堅信“人才是最重要的行業驅動力”。
博士說,彎道超車需要賽車手技術高超,就練成剛,比如“輕松簽單的”要數某塑機集團有限公司。2000年,這家注塑機還是起步階段,總經理是個謹慎而務實之人,要求“先做演講,若是能從中學到東西就接受TUV萊茵的服務”。于是,陳偉康博士開始新一輪“翻譯、鉆研、改進、開課”,培訓進行到一半便已成功打動了企業的總經理,課講完訂單也就簽成了,一戰成名。直至今天,這家塑機企業依然是TüV萊茵最忠實的客戶,年合作量最高達每年400萬。
在這樣的理念之下,陳偉康博士一方面引進了很多智能汽車、風電能技術,工程建筑和無損探傷等高級人才,另一方面則是盡可能的簡化和理順內部關系,讓團隊的所有人都能心無旁騖地開發業務?!俺酥?,德國的支持,國內的人脈,這也是中國工業服務領域的特色?!倍@一切,“人”是關鍵。
提及行業未來,陳偉康博士認為市場的開放透明度和輿論的自由公開化將更有利于中國檢測認證行業的發展。如果能讓正確輿論導向給消費者更多指引,中國人民的生活會更有質量。對于行業內的年輕工程師,陳偉康博士同樣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檢測工程師是一個感性和理性相結合的職業。我們工程師首先要有職業到道德的良好的職業素養;其次要對知識充滿渴望,才能不斷地拓寬檢測行業的范圍和領域”。作為一位老資歷的檢測認證專家,陳偉康博士更希望自己團隊的工程師都有一個屬于自己寬大的舞臺,全方位的享受自己的成長。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陳博士期待一個更加規范、更具挑戰的二十年!
上一篇:探討檢驗檢測機構運營模式
官方公眾號
官方抖音號
營業執照公示 豫ICP備16019514號-1 技術支持:方圓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品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