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系列白皮書在京發布
著重破解智能硬件技術標準不足難題
雖然物聯網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智能硬件的技術標準不足卻仍然制約著整個行業的發展。智慧家庭應用是否能夠互通互聯、生物特征識別可否在不同產品中真正做到標準統一?7月14日,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主辦的2015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論壇在京召開,與會者就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劃與政策、標準化工作重點、關鍵技術標準等內容展開交流和討論,并發布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5份系列白皮書。
工信部副部長懷進鵬在論壇上表示,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呈現全球大科學時代初步形成、技術與經濟趨向融合、產業跨界融合正在形成這3大趨勢。新一代信息技術標準研制既要有前瞻性和戰略性,更要有主動性和開放性,不僅要面對技術的挑戰,也要面對標準實施可持續性的挑戰。同時,我國標準的國際化程度還需要加強,要把標準向國際開放,吸引國際企業參與,并不斷推動產業聯盟參與完成標準制定,激活產業力量。
“標準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服務創新和規范市場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抓住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機遇,落實好《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的國家發展戰略,用標準來引導社會資源優化配置,提高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應?!敝袊こ淘涸菏坷畈⒆髁恕吨腔墼浦圃欤ㄔ浦圃?.0)——“互聯網+制造業”的一種智造模式和手段》的報告,他指出:“標準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服務創新和規范市場的重要作用?!?br />
全國信標委大數據標準工作組組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作了《信息化3.0與互聯網+》的報告。他表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是創新最活躍、帶動力最強、滲透性最廣的戰略經濟產業,已成為世界各國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先機,以及確立競爭新優勢的戰略制高點。
論壇上,主辦方還舉行了《掌握標準》上線儀式,發布了《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研究》《智能終端與智慧家庭標準化》《無人機遙感》《對象標識符(OID)(V3.0)》和《中國數據中心能效研究報告》5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系列白皮書。
據介紹,《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研究白皮書(2015)》介紹了國內外智能制造的發展形勢和標準化研究現狀,重點對我國智能制造標準化體系進行分析,依照不同的重點標準化領域,梳理智能制造標準體系中已發布、制定中、待制定標準,重點識別出一批急需制定的基礎、關鍵技術、測評類標準?!吨悄芙K端與智慧家庭標準化白皮書》介紹了智能終端與智慧家庭的概念、特點及現狀,分析智能終端與智慧家庭的應用場景,展望了未來的發展趨勢,構建了利于產業健康發展的標準體系。
另外,《無人機遙感白皮書(2015年)》介紹了無人機及無人機遙感的定義、分類等基本概念、產業發展現狀和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從無人機系統整體設計、生產和管理的產業鏈出發,梳理了國內外無人機現有標準體系和已頒布標準情況,分析了無人機技術和產業的特點以及未來的發展走向,提出了進一步完善軍用無人機遙感標準體系、建立民用無人機標準技術體系、緊急制定一批基礎、通用、檢測認證類標準思路和建議。
《對象標識符(OID)白皮書(V3.0)》相比于中國OID白皮書(V2.0),重點介紹了OID標識解析系統的最新研發進展,闡述了平臺的應用功能,并結合二維碼、RFID等自動識別技術,給出具體商業應用案例,用以指導各行業、各領域的標識體系建設?!吨袊鴶祿行哪苄а芯繄蟾妗肥窃谥袊娮訕藴试汉拖嚓P單位2013~2014年對我國2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9253個數據中心和機房的調研基礎上,結合已開展的《數據中心 資源利用 電能能效要求和測試方法》等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和《中央國家機關數據中心機房節能技術導則》的編制工作的經驗和國外相關材料編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