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Peter HIRSCH[2]提出了脈沖磁化和退磁技術。脈沖磁化和退磁技術采用大電流脈沖對工件進行磁化和退磁,磁化電流通過電容瞬間放電實現,磁化電流(峰值)最高可以達到30,000安培,每個磁化脈沖僅為幾毫秒。該技術可以對異形件、大型件實現直接通電法、線圈法等方式磁化。
由于采用大電容瞬間放電,在達到相同磁化電流的情況下,比傳統通過變壓器進行電流調節的磁粉探傷設備額定功率減少90%以上,從而實現設備的輕量化和便攜性。針對異形件、大型件等難以檢測的工件的磁粉探傷,檢測時間比磁軛等方式效率提高90%以上,因此在德國等歐洲國家主要應用于異形件和大型件的整體磁粉檢測和退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