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市場價值洼地待解
雙11或許給彩電市場帶來局部節點的刺激,但從全年看,彩電市場跟過去幾年一樣,一直在低利潤或者負利潤的生命線上下求索,產業未來的價值洼地如何重塑是一直待解的命題。
從目前終端的需求來看,更新換代需求已經成為維持每年彩電市場銷售體量的主要動力,如何讓終端用戶10年更換周期遞進到7年更換周期,加快換代需求的滾動,是需要廠商在打動消費者購買上哭下功夫的。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彭健鋒指出,從廠商產品推新到終端購買的整個環節當中,還存在一個非合理的現象,就是很多終端用戶并不了解和清楚電視產品佷多最新的功能與技術,這種鴻溝是阻礙消費者購買的因素之一,需要企業們重視并且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將產品賣點傳遞給用戶。
另外,被認為是顯示產業下一代技術的OLED被寄予厚望,目前制約OLED電視滲透的主要因素是價格,但隨著OLED面板產能的釋放和生產良率的提升,OLED電視的價格開始松動,據奧維云網(AVC)監測數據顯示,OLED電視的終端價格呈現下滑趨勢,55寸OLED電視的市場均價接近10000元,65寸OLED電視的市場均價為22000元,價格紅利將加速OLED電視滲透,三季度55寸OLED電視的市場滲透率為0.9%,65寸OLED電視的市場滲透率為0.5%。
除了OLED將成為彩電企業推崇的更有價值的產品外,UHD電視、人工智能電視、超輕薄電視以及全面屏電視,外觀上的創新等差異化的產品更符合終端差異化的需求。從數據看,這些產品在三季度整體低谷的情況下卻是增長的,目前UHD電視的市場滲透率達64.9%,較去年同期增長了4.8個百分點;人工智能電視的市場滲透率達31.6%,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7.4個百分點;超輕薄電視的市場滲透率達7.7%,較去年同期增長了4.2個百分點;全面屏電視的市場滲透率達4.2%。
另外,2018年全球面板產能將持續增加,供需比達到5%以上。面板供需整體寬松,面板價格有望持續回落,彩電企業的成本壓力將再次緩解。隨著需求端和供給端向好,彩電企業對市場規模的期望表現樂觀。
在零售環境日新月異的今天,有人提出,在產業鏈上挖掘新的增長潛力的同時,家電企業商業模式的轉型或許將帶來新的可能。比如,構建渠道的商業模式頂層設計,這個頂層設計主要分為兩部分:梳理和企業利益相關者之間的資源能力,從業務交易結構和治理交易結構兩個維度轉型。
比如創維的轉型分為兩部分,第一是商業模式,從原先的硬件制造轉型成智能生態系統,也就是研發+制造+銷售+服務變成硬件+平臺+內容+服務,把企業定位和盈利模式進行擴充。第二是渠道模式,即巷戰店模式,主要通過業務交易的關系去替代治理交易的關系,把交易成本降到最低化。巷戰店模式降低了整體的交易風險,同時由于價值的激勵保證大家的積極性,再加上沒有治理結構層面的股權糾紛,治理交易結構的成本幾乎為零。
在目前或未來,彩電行業的驅動力將和動車組一樣,每一節因素都可以成為市場的發展動力,當技術、外觀設計、渠道創新、內容/交互等因素共同驅動的時候,彩電行業才有空間具備更大的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