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頭部手機廠商推出自家產品時更喜歡以“首發”、“第一”等前綴來修飾自己,改變以往一味拼價格的作風,試圖以拼數據、拼名頭來吊打對手。
過去榮耀手機與小米手機一直是競爭對手,兩者因以相似的互聯網模式賣手機而暗中較勁,甚至經常為“中國互聯網手機第一品牌”這個稱號,隔空掐架。
近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隔空喊話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不公開數據是怕打擊友商,銷量或破2億臺。雙方的一番互懟,再成業界議論的焦點。
分析人士認為,手機市場頭部品牌之間的顯性和隱性競爭異常激烈,想要在國內市場繼續擴大份額,需要從對手手里搶地盤。業界出現大佬隔空互懟的情況,也是行業競爭加劇的表現。目前手機業無法擺脫一個尷尬的現實:產品在硬件上的同質化越發嚴重,全面屏在業內也不是某一家企業的創新。
就在余承東喊話的前一天,雷軍的一番言論引發其不滿。雷軍稱小米是全球第一家正式發布滑蓋全面屏的產品。“友商如果不服氣,也可以曬曬專利。”余承東便很快作出回應。
此外,“小米相機部門有沒有年終獎,一個目標是能不能干翻華為(P20)。”雷軍的這番言論更被余承東看在了眼里。
盡管余承東的回懟如此明顯,但是小米方面目前并沒有就此作出系列回應,兩家圍繞手機拍照口水戰至此戛然而止。
隨后,雷軍的一席話,再次引發華為高層的關注。雷軍微博上發布消息稱,“小米手機今年出貨量正式突破1億部,提前完成全年任務!”
不過,尷尬的地方在于,當小米還在為手機出貨量1億部歡呼的時候,華為卻表示,今年的目標是2億部。言下之意,華為在出貨量上完成目標已不是大問題。
華為公布的2017年年報顯示,華為手機與榮耀手機2017年出貨量為1.53億部,實現銷售收入2372億元,同比增長31.9%。2016年華為加上榮耀手機出貨量為1.39億部。也就是說,華為今年的出貨量很有可能將達到2億部。
對于手機廠商而言,“靠數據說話”一直是它們在競賽中最為重視的。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部分手機廠商拿出多個“第一”,有水分。廠商故意做一個假的數據報告來忽悠媒體和用戶,這在行業間已是常態。
電信業專家康釗認為:“小米和華為打口水仗也不是一天兩天,從小米成立一開始就是這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口水戰的性質、意義已經完全不一樣。3年前,小米還是能與華為相提并論的,那時候雙方掐架是真掐,爭奪第一。而如今,從銷量上看,華為和榮耀兩個品牌的銷量確已超過小米,但華為依仗的是兩個品牌,小米的增速也不容小覷。‘口水戰’確實能獲得消費者的目光,可對于企業來說意義不大,企業還需拿產品說話,在品質上做到真正的‘第一’。”